扎根生活,让儿童作文更接“地气”

发布日期:2021-06-28    浏览次数:721

扎根生活,让儿童作文更接“地气”

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    李洪根老师


作文来源于生活,纯真的儿童的作文更应接“地气”。

引领儿童走进生活,体验生活,自由表达,儿童才能写出声情并茂的好作文。
一、扎根生活,积累素材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生活是写作的源泉。多少名篇都得益于大师们丰富的人生阅历。儿童虽阅历浅,但是习作的原理是一样的。
1.创设情境
看到题目,学生往往无从下笔,因为他们的生活积累不是很丰富——语言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。所以需要老师创设一个让学生有话想说、有话表达的情境。
创设情境,应力求新、奇、趣,并与说写训练紧密相连。比如让学生把爱吃的水果带到课堂上,举行一次“水果沙龙”活动。其间,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、颜色、气味等,并让他们现场品尝,说说其滋味。学生边吃边玩,兴致盎然。此时,你趁热打铁,让学生写爱吃的水果,大多能水到渠成,落笔成文。
节日来临前,老师可组织学生开展“我给某某庆节日”的活动。让孩子制作自认为最有意义的礼物送人。之后,再把整个活动写下来。基于孩子对某人的爱,这个活动自然能激发他们的兴趣。一幅画、一张贺卡、一道甜点……这些“礼物”各具特色,都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——感恩。有了这坚实的生活基础,只要老师稍加点拨,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就不再是难事了。
2.走出课堂
“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,就会作成什么文章。”桃红柳绿、鸟语花香、江上清风……都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。教师要有意识地、尽可能地去地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,带领他们走出课堂,去大自然中实践,去感受生活的美好。进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,孩子们会兴奋,会有说不完的话。此时,老师可抓住孩子的好奇心,引导他们大胆地想象,尽情地议说,再趁热打铁,引导孩子把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感写下来。
3.学会观察
袁微子指出:“所见所闻都有赖于观察。”教师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,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——只有这样,儿童作文才能富有童真,充满活力。严冬来了,我引导学生去感受凛冽的北风,去摸摸冰块的冻感。然后围绕“天气真冷”写一个片断。经过实践和思考,孩子们从不同视角选取了鲜活的素材,用生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。
二、放宽命题,激活思维
在实际教学中,大多是教师出题,学生习作。若题目脱离学生生活,那么即便勉强成篇,也无非是空话套话,没有真情实感。
因此,作文命题范围要放宽,其主题、内容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,才能使每个孩子有话能说,有话要说。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,我比较喜欢采用半命题的形式,如《假如我是……》《那段……的日子》《……我的最爱》……这样的命题不仅给了学生的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空间,也更能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和灵感。有时,我也会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拟题,如寒暑假过后,选择假期生活中一件记忆犹新的事写下来,这样,孩子们写作就顺手多了。有时,还可多出几个题目,任凭他们选择来挥洒思绪。
三、自由表达,抒写真情
作文,应是儿童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,也是他们抒发个性心灵的自由天地。表达也是儿童的天性——喜欢叽叽喳喳,老师要用耐心去呵护这份童心。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,我常鼓励学生“我手写我心”,自由表达,畅所欲言。
日记是学生“自由表达”比较好的练武之地。我要求学生勤写日记,但不规定日记的内容,只要有了想法,就及时记下来。批阅日记,以鼓励和赞赏为主,哪怕日记中有一组用得恰当的词或一个优美的句子,都会给予肯定,目的就是解除清规戒律,减少束缚,鼓励学生自由表达。同时努力创造机会,满足孩子的发表欲望,比如利用自习课,让学生在课堂上宣读自己的满意之作——此举不仅很受学生欢迎,还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写日记的积极性。有了广阔的取材空间及充分的写作自由,学生不再把日记当作负担,而是把它看作一种沟通心灵的途径,当成一个倾吐心声的“私人定制”平台。
只要有事可写,有话可说,孩子们是不厌写作的。教师只有扎根生活,还学生一片广阔的天空,为其营建一个自由倾吐的写作氛围,让他们有情可抒,有感可发,用笔说话,真正做到“咱们平时作文,总是为了实际需要”(叶圣陶语)。如此,孩子们的作文定会真正接“地气”。

读者调查表

《少儿文学》需要您的意见收到反馈后,本刊将赠送精美礼品一份。

杂志订阅

《少儿文学》

好报刊与好朋友分享

 

小学版 |  中学版 |  小记者 |  少儿文学 |  刊物介绍 |  投稿中心 |  联系我们 |  网站地图 
苏ICP备19038899号-1  版权所有:江苏美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